強化組織領導,促進協調發展。各級政府應成立由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,發改、經貿、科技、財政、國土、國稅、地稅、金融、環保等主要部門負責人為(wei) 成員的領導小組,明確責任分工,共同推進,形成合力。
加強規劃引導,優(you) 化產(chan) 業(ye) 布局。一要立足地方產(chan) 業(ye) 現狀、企業(ye) 基礎和資源狀況,科學論證、篩選一批核心競爭(zheng) 力較強、規模較大、對區域集聚發展有較大支撐作用的一批產(chan) 業(ye) 集群,作為(wei) 培育和扶持的重點。二是堅持發揮比較優(you) 勢、合理分工協作的原則,以國家產(chan) 業(ye) 政策為(wei) 指導,研究產(chan) 業(ye) 集群形成、演進、升級的內(nei) 在規律,準確把握產(chan) 業(ye) 集群不同發展階段特征,結合區域優(you) 勢和特色,科學製定和完善各個(ge) 產(chan) 業(ye) 集群發展規劃,統籌協調,防止區域產(chan) 業(ye) 結構趨同,實現產(chan) 業(ye) 布局的合理化,提升產(chan) 業(ye) 集群整體(ti) 優(you) 勢。三是製定各個(ge) 產(chan) 業(ye) 集群階段性的發展目標,明確每個(ge) 產(chan) 業(ye) 集群依托的重點企業(ye) 、重點項目、園區布局、發展思路、產(chan) 業(ye) 延伸方向和扶持政策等。
完善園區功能,增強承載能力。堅持規模化、集約化、市場化的原則,以產(chan) 業(ye) 規劃為(wei) 指導,整合、提升、優(you) 化現有各類工業(ye) 園區,形成集聚效應和帶動作用。研究出台用地、環境容量、稅收分成等方麵的政策,鼓勵區域內(nei) 關(guan) 聯企業(ye) 或配套企業(ye) 向所在工業(ye) 園區集中,鼓勵縣鄉(xiang) 到市縣(區)工業(ye) 園區建設項目。建立並嚴(yan) 格執行項目投資密度和用地控製指標、土地出讓價(jia) 掛鉤製度,提高用地效益。
推進項目建設,增強發展後勁。以項目建設為(wei) 總抓手,圍繞企業(ye) 優(you) 勢產(chan) 品規模膨脹、產(chan) 業(ye) 鏈延伸、資源利用,儲(chu) 備、建設一批支撐產(chan) 業(ye) 集群形成和發展的項目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,加強項目策劃、包裝和推介,積極引進一批資金足、市場好、技術優(you) 的國內(nei) 外企業(ye) ,促進一批效益好、對產(chan) 業(ye) 帶動性強的產(chan) 業(ye) 項目落戶建設。
培育,帶動產(chan) 業(ye) 集聚。把培育作為(wei) 產(chan) 業(ye) 集群形成和發展的著力點,積極培育和引進關(guan) 聯性大、帶動性強的大企業(ye) 、大集團,引導資金、技術、人才、原材料等各類社會(hui) 資源向集聚,鼓勵通過技術改造、科技創新、品牌創優(you) 等方式提高核心競爭(zheng) 力。
加強科技創新,增強競爭(zheng) 能力。鼓勵企業(ye) 在產(chan) 品設計、生產(chan) 製造等環節采用先進信息技術,提升工業(ye) 設計水平,大力推廣應用先進製造技術,促進傳(chuan) 統產(chan) 業(ye) 集群由委托加工向自主設計加工、自主品牌生產(chan) 轉變。加快建設以企業(ye) 為(wei) 主體(ti) 、市場為(wei) 導向、產(chan) 學研相結合的產(chan) 業(ye) 集群技術創新體(ti) 係,支持產(chan) 業(ye) 集群開展急需解決(jue) 的重點共性技術開發,鼓勵采用標準和先進標準,引進開發市場前景廣、技術含量高、產(chan) 品效益好的新技術和新產(chan) 品,不斷增強產(chan) 業(ye) 集群的核心競爭(zheng) 力。